页面载入中...
页面载入中...
作为“沂蒙红嫂”王换于的孙女、张淑贞的女儿,于爱梅从小对红嫂事迹耳熟能详。“老一辈付出了这么多,我就想让现在的年轻人知道这些事,也学习那种精神。”上世纪90年代,她就敏锐地意识到,不少学生在商品经济大潮的裹挟下逐渐失去人生信仰,她心急如焚,一定要做点什么,让奶奶和母亲的精神火把继续传递下去。
2016年,于爱梅发起成立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,承担起传承、弘扬沂蒙精神的重任,现有会员300余人。走访慰问部队哨所、各地开展宣讲报告,年近七十的于爱梅足迹已遍布大半个中国。
“水乳交融、生死与共”,这是沂蒙精神的特质,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。在王换于和张淑贞的影响下,于爱梅积极投入弘扬沂蒙精神的实践中。
于爱梅的三个堂哥,其中两个一岁左右,一个才七个月,因母乳不足而夭折。于爱梅有一个8岁的亲哥哥,也在一次回家给托儿所孩子拿衣服时被日军轰炸而死。当时哥哥还没有正式起名字,母亲张淑贞就叫他“小黑儿”。
时代潮流不断更迭,有些年轻人认为沂蒙精神似乎已经过时。面对类似质疑,于爱梅坚定地说:“沂蒙精神永远不会过时!”
不忙的时候,于爱梅喜欢来沂蒙红嫂纪念馆走走,看看奶奶的老照片和珍贵的影像资料。有时她会在奶奶的雕像前轻轻哼起沂蒙小调,歌声悠扬,在古老的石屋里慢慢漾开,穿过历史的记忆,直抵人心。
小时候,“红嫂”们的传奇故事给于爱梅带来心灵上的震撼,让她感到崇敬和向往。解放后,奶奶王换于和母亲张淑贞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拥军传统。那时,冬季到沂蒙老区拉练的部队多,为了赶制鞋垫、做军鞋,晚上,一家人围着煤油灯忙活大半宿,大人们搓麻绳都将腿搓破了。于爱梅那时虽小,但懂事的她也忙活着帮大人穿针引线。“部队来时,我会跟着奶奶和妈妈一起去慰问,看见奶奶和妈妈拿着煮熟的鸡蛋,颠着小脚跑前跑后往战士的手里塞。”于爱梅带着浓重的沂蒙口音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说。
随着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和认可,2016年,于爱梅成立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,首批会员仅136人,“我专门设置了比较高的门槛,那就是会员必须首先是党员”。如今,这一促进会的会员已增至300余人,还在省外不少城市设立了分会。
2010年,于爱梅开始担任沂蒙红嫂协会的名誉会长,也是从这一年起,她开始走上讲台,向公众讲述自己眼中的红嫂事迹和沂蒙精神。
当家人料理张淑贞的后事时,发现她手里好像攥着什么东西,家人掰开后发现,竟然是那枚党徽。于爱梅读懂了母亲的心愿,料理完母亲的后事,于爱梅将母亲生前存下的18939.8元交了党费。